地基處理——四川碎石樁施工工法全面解讀!按其制樁工藝可分為振沖(濕法)碎石樁和干法碎石樁兩大類。采用振動加水沖的制樁工藝制成的碎石樁稱為振沖碎石樁或濕法碎石樁。采用各種無水沖工藝(如干振、振擠、錘擊等)制成的碎石樁統(tǒng)稱為干法碎石樁。當以礫砂、粗砂、中砂、圓礫、角礫、卵石、碎石等為填充料制成的樁稱為砂石樁。
振動水沖法是1937年由德國凱勒公司設計制造出的具有現(xiàn)代振沖器雛形的機具,用來擠密砂石地基獲得成功。20世紀60年代初,振沖法開始用來加固粘性土地基,由于用料是碎石,故稱為碎石樁。
我國應用振沖法始于1977年。因振沖碎石樁有泥水污染環(huán)境,在城市和已有建筑物地段的應用受到限制,且有軟化土的作用。于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種不同的施工工藝相應產生,如錘擊法、振擠法、干振法、沉管法、振動氣沖法、袋裝碎石法、強夯碎石樁置換法等。
碎石樁在軟土地基的應用
所謂軟土地基是指壓縮層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軟土地基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特別是在東南沿海一帶。所以正確處理軟土地基是目前我國公路施工中的重要一環(huán)。
所謂碎石樁法是指一種在軟弱地基上修筑路堤等構筑物時所用的加固地基的方法,根據(jù)地基加固的目的,可分為碎石排水井法與碎石樁法。碎石樁法在缺少級配良好的砂子地區(qū),已經得到普遍應用。
加固后的地基土能滿足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及抗液化的要求,制成的碎石樁是一個良好的排水通道,可降低今后該地區(qū)發(fā)生地震時的超孔隙水壓力。因此,碎石樁地基處理方法自引入我國以來,在大量的工業(yè)、民用建筑和水利交通工程地基加固方面迅速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的效果。
以上關于四川碎石樁內容就分享到這里,預知更多詳情,歡迎繼續(xù)瀏覽我公司官網。